集团新闻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鸡蛋价格跌到“地板价” 养殖业为何难逃涨

鸡蛋价格跌到“地板价” 养殖业为何难逃涨跌怪圈

发布日期:2013-04-05 10:15 浏览次数:2169

导读:

“鸡蛋价格是越来越便宜了,4元钱不到就能买1斤。”经常逛菜市场的“马大嫂”们不难发现,自春节之后,菜市场里的鸡蛋价格便一路往下跌,以前对高价鸡蛋“望而却步”的主妇们如今对其大为青睐。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去年鸡蛋零售价普遍在每公斤10元以上,但是春节过后,鸡蛋价格便持续回落,最新的监测数据显示,鸡蛋零售价为每公斤7.5元。  鸡蛋便宜了,消费者乐了,但是养殖户们却愁云满面。  养殖户遭遇罕见“寒冬”  桐乡市凤鸣街道建胜村的春耕蛋鸡专业合作社是当地规模较大的蛋鸡养殖户,拥有先进的养殖设备。但是记者近日走进这家合作社,却发现这里静悄悄的,只有老板娘沈学利一人吃力地搬着鸡蛋,满脸的愁容已经说明了一切。“按照现在的行情,每月都得亏好几万元。”沈学利告诉记者,前几年蛋鸡行情不错,于是合作社去年增加了2万多只存栏蛋鸡,现在总存栏数已经达到6.4万只。她说这个决策让她很后悔。  沈学利说,每产出1公斤鸡蛋的成本大约在7元,这其中大头来自饲料,其他成本则是人工和水电费等。换句话说,每公斤7元,是鸡蛋批发价格的底线,只有高出这个价格,养殖户才能盈利。但现实是残酷的,“从去年11月开始,鸡蛋价格就往下掉,今年年初开始,每公斤的批发价一直在7元以下,最低的时候还不到6元。”遥想去年鸡蛋批发价达到每公斤10元的高价,不少养殖户感叹市场无常。  与鸡蛋价格一路往下走相反的是,玉米、麦麸等蛋鸡吃的饲料价格却“一路高歌”,无疑让蛋鸡养殖户们雪上加霜。  盲目跟风,难逃“涨跌怪圈”  在全国很多地区,蛋鸡养殖户因不堪重负,不惜卖掉正值产蛋高峰期的蛋鸡以减少亏损的情况并不罕见。但是记者采访发现,嘉兴市的大多数养殖户都在“硬着头皮”等待好行情再次“光顾”。  “亏归亏,养还得养。”沈学利坦言,因为前些年鸡蛋行情好,赚了些钱,现在每个月亏损数万元,尚能勉强扛住。之所以不减少存栏,养殖户们主要是怕错过今后的好行情和固定的客户。“从抓进小鸡到产蛋起码得4个月,如果哪天行情好了,再养就来不及了。”沈学利表示,现在合作社每天要卖出200多箱鸡蛋,都是老客户,如果突然不卖了,客户就跑了。  好了四五年的蛋鸡养殖行情为何会一落千丈呢?市物价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鸡蛋价格起起伏伏,主要是受大环境影响。由于前两年鸡蛋价格上涨较快,特别是去年上半年更是涨到罕见的历史高价,养殖户们便大量补栏,去年下半年蛋鸡陆续进入产蛋高峰期,导致目前全国市场上鸡蛋供大于求。以桐乡市为例,2005年蛋鸡存栏仅为15万只,2009年为35万只,而到2011年年底却达到了61万只。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鸡蛋“涨跌怪圈”其实一点也不怪,无外乎就是行情好时“一哄而上”,行情差时“一哄而散”,如此反反复复,使价格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与中小养殖户无法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盲目追涨杀跌不无关系。  土鸡蛋:风景这边独好  同样是养鸡卖蛋,桐乡市凤鸣街道的土鸡养殖户吴炳江却很笃定,最近鸡蛋行情不尽如人意,但是他的土鸡蛋价格就算高达每公斤30多元,也照样供不应求。  吴炳江说,他利用自家屋后的苗木林,养殖了6000多只土鸡,苗鸡是从广西山里抓来的“草山黄”,喂的是不加任何添加剂的麸皮、菜叶、玉米,返璞归真的养殖方法让他的土鸡蛋逐渐打开了市场,并在指定超市内销售,“很多人坐月子、看病人,都喜欢来我这买点土鸡蛋。这么多年来,任凭外头的鸡蛋价格如何涨跌,我的鸡蛋一直保持这个价。”  普通鸡蛋量多价低,行情波动大,一些养殖户就养殖品种好的蛋鸡以占领市场。桐乡市龙翔街道宏盛禽业有限公司就是一个例子。鸡蛋行情不好,但是该公司并没有减少存栏,反而继续开展二期建设,打算明年把存栏数扩大到35万只。“马上会引进一批新品种的蛋鸡了。”宏盛禽业相关负责人陈跃岐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卖的都是苏北三黄鸡蛋,价格竞争比较激烈,他决定改良蛋鸡品种,以提升自己的优势,“新引入的蛋鸡叫‘花凤鸡’,产出的蛋个头小、口感好,价格比市面上的三黄鸡蛋每公斤高2元。”